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物学院
所有人都是教授,每个人就是一个学院。
2007年2月11日星期日
致李白
唐朝的
伟大诗人
甚或是
最伟大的一位
常常
领着他的肥硕身躯
游逛祖国的
壮丽山河
并且把它们
通通搬进
他的诗篇
让我祖国的山河
跟他李白
形成一种
不可分割的
血肉联系
每读李白
书写祖国
壮丽山河的
诗篇,眼前总是
难免掠过
李白当年
宽衣长袖
在祖国广袤的
土地上飘忽
的高大身影
对诗人而言
所谓永生
无非如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院 旨
学,不学。
院 训
三人行,必有我师。
简 介
物学院
是
物主义
团队下属的教育机构。它是一开放性学院,没有固定的院址,不设课程,不设学位,提倡所有人都是教授,每个人就是一个学院。它通常是以不定期的聚会、展示、对话等交流方式,强调从一切人类活动的归类学中退场,返回到人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来。它在肯定“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同时,又倡导的是学一种叫“不学”的知识。(
物学院
2007年2月24日)
标 签
剪刀
(44)
布
(20)
石头
(18)
存 货
►
2008
(15)
►
十月 2008
(1)
►
九月 2008
(3)
►
八月 2008
(2)
►
七月 2008
(3)
►
六月 2008
(2)
►
四月 2008
(3)
►
一月 2008
(1)
▼
2007
(68)
►
十二月 2007
(3)
►
五月 2007
(5)
►
四月 2007
(1)
►
三月 2007
(11)
▼
二月 2007
(48)
约翰·凯奇自述
约翰·凯奇
法国新现实主义艺术家介绍
法国新现实主义
天才数学家阿贝尔和伽罗瓦
伽罗华
被误解的贝克特/[英]詹姆斯•诺尔森
公孙龙《指物论》奥义/张远山
指物论/公孙龙
《乐记》之“物感说”/张雪敏
作为一头驴在猪年我很感慨
道之为物:海德格尔的“四方域”物论与老子的自然物论/王庆节
禅宗与美国现代艺术
吃完中饭,一个人在外面溜达
蔡卫东的摄影作品:《镜子》。
从达汀特恩到黑山学院/刘畑
德勒兹的世纪/汪民安
抒一把情
致李白
身为阳光之人,写一首阴郁之诗
梭罗主意——物主义简单生活读本
我盼望有一次短暂的远行
《寻隐者不遇》分析
物主义诗歌之我见
梭罗的一生 [美]爱默生 张爱玲/译
想去看望一个人
法国小说家阿兰.罗伯-格里耶。
孙智正小说:《北京雨》
蔡卫东的摄影作品:《寻隐者不遇》 90cmx110cm
日本物派艺术的代表作:《位相—大地》
反复——对物的13种常识性认识
物说和无说——兼论苏非舒的《及物十三例》/乌蒙
形而上的绝唱——关于极少主义雕塑的哲学与诗性陈述/唐尧
革命的距离——新小说走过却没有走完的路/映光
苏阳专访
这是黄岩的一张照片。
“物尽其用”:赵湘源和宋冬
杜尚的“挪用”与文化诗学/邹跃进
怕
蔡卫东的摄影作品《肖像》。
坐在床沿的男人
华秋在写: 屑 (第一辑)
华秋在写: 写给苏非舒和杨黎
故乡三部曲/徐淳刚
恋物癖者/陈让
物体十条
看桃花
《怕》卷第一
物 体
物论坛
物学院
诗工厂
物博客
物 者
苏非舒
张万新
陈让让
徐淳刚
乌蒙蒙
花子花
何三坡
横横横
蔡卫东
杜撰撰
花花兽
刘按按
jk---jk
李微木
上下卡
吴怀尧
孙智正
李江华
小智小
邵风华
李树森
袁晓庆
混子混
华秋华
水笔仔
蓝石禾
庞华华
嘉千千
八千亿
张尹尹
吕小青
与或非
徐纬纬
曹臻一
李娃克
仁兄仁
杨黎黎
王唯径
卖肉的
外 联
张羽魔法书
孙甘露
墨冰
翟永明
吕胜中
盛华厚
落落
张五常
梦乔
女子与茶
茕荼
与或非
叙灵
张3
张羞
小虚
陈先发
安琪
广子
朱其
尹坤
刘不伟
旺忘望
饿发
芒克
周瑟瑟
蔡天新
然墨
沈亦然
胡来斌
酉水散人
江铭
杨文胜
张海涛
燕子
而戈
阿简
李蕊
黄燎原
狗子
吴虹飞
艾未未
林苑中
沈木槿
吴晨骏
苏阳
李海洲
金锋
刀
何小竹
朱大可
车前子
祁国
宋强
郭力家
李亚伟
猜火车
上苑艺术馆
简Jane
ChinesePDF
联 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坝后街艺术工厂
邮编:100018
邮箱:
sufeishu@gmail.com
QQ:133996118
MSN:
sufeishu@hotmail.com
标 志
订 阅
博文
Atom
博文
评论
Atom
评论
访 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